技术文章
article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省域篇章。全省各地积极行动,开展创新示范,打造美丽建设实践样板。现向社会充分展示各地美丽建设成果,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行动的生动局面。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建共享美丽山东,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时代浪潮中,济南市在城市碳排放监测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由齐鲁中科碳中和研究院联合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发的城市级碳监测评估系统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标志着我国城市尺度碳排放监测能力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为全国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济南方案”。
(一)国产装备突破技术封锁。项目团队成功攻克低成本中精度二氧化碳监测设备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开路/闭路式测量仪测量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通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hjc888黄金城·(中国区)官方网站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双重权威认证,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并大幅降低成本,相关设备已在福州、杭州、淄博等城市推广应用,推动我国碳监测装备从依赖进口走向自主可控。
(二)高密度网络覆盖全域。依托国产化设备,济南建成全国首个公里级高密度监测网络,在全市布局88个监测站点,实现了区县行政单元、重点工业园区、典型排放区域的全面覆盖,形成了“点面结合、疏密有致”的立体化监测矩阵,为碳排放“精准画像”打下坚实数据基础。
(三)超算赋能,推动从“事后评估”到“实时反演”的跨越。借助济南超算中心千万亿次的强大算力支持,项目团队构建了1公里×1小时超高时空分辨率碳同化反演系统,实现监测效能的飞跃。多模型融合铸就“最强大脑”,将全球—国家—区域—城市四级模型嵌套耦合,计算效率比传统变分方法提升100%。碳排放评估周期从传统方法的2-3年缩短至6个月,时空分辨率从“区县—年度”级跃升至“公里—小时”级,为决策者提供“全天候、全尺度”的实时数据支撑。
(一)城市级宏观管控,绘制“碳源汇一张图”。通过反演模型生成全市碳排放时空分布图谱,与官方排放清单吻合度达95%以上,清晰呈现各行业碳排放在空间上的聚集特征,为科学制定达峰路径、优化能源结构提供量化依据。
(二)区县级精细治理,破解清单数据偏差。在占济南市60%的区县校验中,系统精准识别莱芜区、钢城区等传统工业区域的清单数据偏差。hjc888黄金城·(中国区)官方网站以莱芜区为例,通过对比监测反演与人工核算数据,发现其钢铁生产过程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被低估,推动地方政府修订排放清单,建立“监测反馈—清单修正—政策调整”的动态机制,填补传统核算在园区尺度的盲区。
(三)重点源实时监管,成为千万吨级排碳企业的“数字哨兵”。针对黄台电厂等大型排放源,系统反演数据与CEMS在线%,逐小时浓度变化趋势吻合度超90%。2024年冬季监测显示,该电厂通过燃煤机组改造,12月碳排放强度较上年同期下降8%,相关数据直接应用于企业减排考核,实现从“人工巡检”到“智能监管”的转变。
(一)技术路线创新,平衡“精准”与“经济”。首创“高精度基线站+高密度观测网”协同模式,利用10%的高精度站点(精度≤1ppmv)构建区域浓度基线ppmv)捕捉空间分布信息,在保障监测精度的同时,将建设成本降低40%以上,为同类城市提供了“投入产出比最优”的解决方案。
(二)试点示范领先,打造全国碳监测“样板间”。作为生态环境部首批碳监测试点城市,济南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精度最高的城市级观测网,88个站点数据实时接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政务云,实现连续12个月稳定运行。在全国10余个同期试点城市中,济南监测网络覆盖率、数据有效率、模型反演精度均居前列,率先进入环境监测总站业务化运行。
(三)成果转化显著,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相关技术荣获山东省环境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多个国际顶级期刊。系统已纳入济南市“双碳”智慧管理平台,为政府部门提供定制化分析报告,科学支撑济南双碳目标实现与产业布局优化,形成“技术研发—应用示范—标准输出”的完整链条。
目前,济南碳监测系统已展现出三大核心价值:加速国产化替代,构建全链条自主技术体系,带动山东本土环保装备产业发展;变革管理模式,从“年度核算”转向“实时调控”;发挥区域协同示范作用,数据接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助力构建“黄河流域碳达峰协同圈”。济南城市级碳监测评估系统的建成,是技术创新的突破,更是治理理念的革新,标志着我国城市碳排放管理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hjc888黄金城·(中国区)官方网站为全球城市减排提供了宝贵的“济南方案”。hjc888黄金城·(中国区)官方网站
原标题:《典型案例展播: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3)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